律师团队
  • 南京劳动律师南京劳动律师
  • 南京劳动律师南京劳动律师
  • 南京劳动律师南京劳动律师
  • 南京劳动律师南京劳动律师
微信咨询
业务范围

1.劳动法咨询
2.劳动争议仲裁
3.企业劳资顾问
4.企业劳动人事管理
5.劳动法培训
6.工伤赔偿代理
7.企业常年法律顾问

在线咨询
专项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适用缓刑条件的标准


www.njLvshi.cn 南京劳动律师网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与七九年刑法相比较, 新刑法在“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前面删去了原刑法条文中“认为”二字,这是刑法在适用缓刑条件条款上的主要变化。缓刑条件之所以要修改,目的就是限制法官在适用缓刑时的主观性,增强客观性。如何认定犯罪分子“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刘家琛在其主编的《新刑法条文释义》中指出,应着眼于犯罪性质是否严重;主观恶性程度;悔罪是否真诚,有无痛改前非的决心。但从实践来看,除了犯罪性质、主观恶性能在案卷中略见一斑外,悔罪表现最终还得靠法官主观上自由判断。悔罪是指犯罪分子真诚悔过的心理反映,是不易量化、最难判断的情形。把这样一个难题交给法官自己去把握,必然要产生诸多的判断标准。某市法院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只要依法可以并处罚金刑的案件,犯罪分子能主动交纳罚金的,一律视为具有悔罪表现。也就是说,有钱交罚金,就是悔罪;无钱交罚金,就是抗罪。这显然不是立法的本意。实践中正是由于对“悔罪是否真诚”的标准认识不统一,才出现缓刑适用过滥的问题。因此,不能把“悔罪表现”这个重要的缓刑要件交给法官自由判断。如果交由法官自由判断,且不说对何谓悔罪表现的认识难以统一,也很难防止这个权力不被滥用。因此,应当制定统一的可操作性强的要件,来规范法官对悔罪表现标准的判断。根据司法实践经验, 适用缓刑应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认罪态度条件。认罪态度是悔罪的前提条件,如果犯罪分子对自己所犯的犯罪事实都不承认,那就很难判断其是真诚悔罪。不仅能够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而且还需要有要求从轻处理的态度。如果犯罪分子不在意能否得到从轻处理,对收监关押抱无所谓的态度,也很难判断其是真诚悔过。

第二个条件是犯罪情节条件。根据司法实践经验,具有下列情节的可以考虑缓刑,如初犯、偶犯、未成年犯、防卫过当、避险过当、预备犯、中止犯、未遂犯以及自首和立功的。不具有上述情节的,原则上不适用缓刑。

第三个条件是犯罪性质条件。犯罪性质较轻的,犯罪结果不是犯罪分子刻意追求发生的,这样的犯罪分子是容易真诚悔过的,应当提倡判缓刑,如过失犯罪等。虽然有的犯罪不属于较轻性质的,但其特点是犯罪分子容易真诚悔过,对此应当给予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的权力,根据案件综合情况决定是否判缓刑,如职务犯罪等。犯罪性质严重的则不能判缓刑,如故意杀人、抢劫、故意重伤、强奸等严重暴力犯罪;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多次犯罪的等。

第四、犯罪后果条件:除过失犯罪外,犯罪后果严重的,就不应适用缓刑。一般来说,具有刑法中数额巨大、情节严重条件的,既使具有其它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的,也不能适用缓刑。如少年犯王某伙同他人先后盗窃十余次,累计盗窃数额2、5万元,法院以不满18周岁为由,判了缓刑。对于这样犯罪后果严重的案件,判缓刑是不合适的。


·如何执行缓刑刑罚?
    缓刑,是有条件的不执行原来判决的刑罚。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适用缓刑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是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类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都比较轻,如果罪行较重,判处的刑罚在3年以上的,或者是累犯的,都不能适用缓刑。第二是该犯罪分子有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于再危害社会。是否可以适用缓刑的关键是该犯罪分子是否具有社会危害性,只有不予关押...


·适用缓刑的制度
    适用缓刑不是考虑其刑期、刑罚种类,而是应根据法律对缓刑制度的规定,对犯罪分子作出的缓刑决定必须是认定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缓刑的几个条件中最主要的条件之一。 犯罪动机是驱使罪犯实施行为的心理动因,它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一种动态的不断变化中。罪犯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可能会由于某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向良性方面转化。例如某一犯罪分子盗窃得逞后,想到被害人的处境...


·刑事案件适用缓刑
    一、适用缓刑的法定条件
    1、适用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包括本数)有期徒刑的刑事犯罪分子。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2、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不予关押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


·适用缓刑条件的标准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与七九年刑法相比较, 新刑法在“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前面删去了原刑法条文中“认为”二字,这是刑法在适用缓刑条件条款上的主要变化。缓刑条件之所以要修改,目的就是限制法官在适用缓刑时的主观性,增强客观性。如何认定犯罪分子“确实不...


·罚金刑的缓刑
    罚金刑的缓刑是指对宣告判处罚金的罪犯,在具备一定的法定条件下,在一定期间内暂缓罚金刑的执行。缓刑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理由,则不再执行原判罚金刑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按照我国《刑法》第72 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


·少年犯的社区矫治
    国际上有关少年司法的文件主要有三个,一是1985年的《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又称北京规则),另外两个是1991年通过的《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又称利雅得准则)及《联合国保护被剥夺自由少年规则》(又称东京规则)。这三个文件已成为少年司法制度的一个重要法理渊源。其中《北京规则》首次确认了“双向保护”原则,即保护社会利益与保护犯罪少年利益相统一,使这条原则成为贯穿少年...


·缓刑听证制
    

实施缓刑听证制度是一种司法创新,它彰显了“程序正义”这一经典的法治理念,在司法领域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目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法制建设的特殊时期,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公众对法律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所以,与法律相关的每一项细微的改革,都会引起公众的高度关注。而缓刑程序更加透明、公开,越能体现法律的公正性。同时缓刑听证制也让公民有了知...


·适用缓刑的条件
        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执行其刑罚,考验期间犯罪分子符合法定条件的,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一种制度。
    只有具备以下条件,才有可能适用缓刑:
&n...


南京劳动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njlvshi.cn
电话:025-863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