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团队
  • 南京劳动律师南京劳动律师
  • 南京劳动律师南京劳动律师
  • 南京劳动律师南京劳动律师
  • 南京劳动律师南京劳动律师
微信咨询
业务范围

1.劳动法咨询
2.劳动争议仲裁
3.企业劳资顾问
4.企业劳动人事管理
5.劳动法培训
6.工伤赔偿代理
7.企业常年法律顾问

在线咨询
专项服务
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创伤后应激障碍司法鉴定相关讨论是什么


www.njLvshi.cn 南京劳动律师网

创伤后应激反应障碍是在受伤后个体出现精神障碍。这是精神司法鉴定的内容。我们知道,越来越多的创伤后精神障碍的病人在生活工作上都有很大的障碍。所以创伤后应激障碍司法鉴定就尤其重要了。下面,我们就带来一篇关于这个司法鉴定的分析讨论,供您参考。

1对象和方法

系 2000年 1月 ~ 2004年 12月间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司法鉴定科的精神损伤鉴定案例, 其中符合 CCMD-3关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共 17例。 按自编表格收集有关资料, 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创伤事件、支持系统、病史及鉴定情况等,并对资料进行分析。

2结 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本组共 17例, 其中男 6例 , 女 11例;年龄 11~ 51岁, 平均(23.26±7.23)岁;已婚 9例, 未婚 8例;小学以下(含小学)文化 11例, 初中 5例, 高中 1例;农民(含民工)7例, 工人 4例, 学生 6例;家庭经济 (以当地经济为参照)差者 9例, 一般者 5例, 好者 3例。

2、2 创伤事件性质 因纠纷被殴 8例, 遭非法拘禁 4例, 当众体罚、羞辱 2例, 交通事故 2例及被强奸 1例。

2、3 支持系统

①社会支持 (包括寻求基层司法调解、介入;公众舆论等):差 (冷遇 )9例, 获同情、帮助 5例, 过度同情 3例。

②家属、亲友支持:理性关心、支持 5例, 过度关心 9例, 责备 3例, 忽视 2例。

③矛盾方态度:表示歉意、并给予帮助 3例、进一步对立、激化矛盾或言语威胁 8例, 消极回避6例。

2、4 病史

①既往精神疾病史:无 15例;智障史 1例, 脑血管瘤 1例。

②个性特征:胆小内向 6例、开朗或温和 7例、急躁 4例。

③诊治情况:获得精神科治疗(门诊或住院)16例,其中有 11例在之前到其他科治疗过;没有得到治疗 1例。

④外伤情况(入院时的诊、查情况):头面部软组织伤 5例, 其它软组织伤 3例, 骨折(肢体)2例, 无外伤 7例。 16例经过头颅 CT和神经系统检查, 可排除脑实质损伤。

⑤昏迷史(均为主诉或家属供史 ):有短暂昏迷史 10例, 无 7例。

⑥案发至鉴定检查间隔时间:1至 3月为 3例, 4至 6月为 5例, 7至12月为 8例, 超过 24个月为 1例。

2、5 鉴定检查情况:

①病情:痊愈 2例, 好转 5例, 慢性迁延3例, 病情发作 7例。

②诉讼态度:要求对方负责 、赔偿等 11例, 无所谓、不表态 6例。

3讨 论

Breslau等的研究发现具有外向、神经质、低文化程度、早期行为异常史或家族史、黑人、独居者遇到创伤事件后易产生 PTSD[ 1]。 本文结果与上述类似, 如低文化程度、存在个性缺陷、社会地位低下, 以及经济状况差者均占大多数 。 说明此类群体由于个人和社会资本相对不足, 且严重地制约了其对创伤事件的正确认知和评价, 当遇到生活事件(危机)时则不能有效的应对或应对失败而导致 PTSD的发生。 因此, 我们认为在对 PTSD的精神损伤鉴定时, 应充分考虑到个体易感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和作用。

其次, 本组案例多为一般性的应激事件所致。 如因邻里、同事纠纷引发的斗殴或教师对学生的处罚不当等, 其严重程度根本达不到 CCMD-3和 ICD-10中所界定创伤事件为“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事件, 但患者过后确实出现了典型的 PTSD症状和表现。 经过对事件发生过程、情景的具体分析发现, 即便是邻里纠纷引发的殴斗事件, 虽未造成严重的躯体伤害, 但因“受害人”当时多处于弱势、孤立无援的境地, 其首先体验到的便是自身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其情绪反应是非常强烈的。

加之, 由于“受害者”对矛盾的产生和激化, 以及被殴等的认知多以受害者的角色自居, 在感到受辱、不平、愤怒、痛苦等一系列情绪体验的基础上, 对创伤事件的程度产生了负性的认知和评价。 至于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处罚不当(体罚)导致学生产生 PTSD, 这与学生心理发育尚未成熟, 很重视老师对他们的态度, 特是涉及到自尊等方面的刺激非常敏感和强烈有关[ 2]。 因此, 我们认为在界定创伤事件时, 不应只从事件的表面或形式上来评估其严重程度, 而应就具体事件发生的过程、情境和环境因素, 并结合个体的素质特点、认知模式等因素来加以综合考虑为宜。

再者, 本资料显示, 患者在经历了创伤事件后, 多数家属对所发生的事件或患者所受到的伤害反应过度, 有意或无意间夸大了患者的受害的程度;有的家属却认为是患者惹事生非, 而予以责备或忽视;还有的虽然诉诸司法, 但经久久未得到裁决。 因此, 使患者长期得不到家庭和社会有效或理性支持, 最终导致症状的进一步加重或使病情长期迁延不愈。我们认为创伤事件与 PTSD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并在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还应结合个体的易感因素、对创伤事件的认知以及创伤后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所起的作用来加以综合判断与分析 , 在量刑和赔偿裁决时更应遵循这一观点

资料显示, 患者在经历了创伤事件后,个体因素,以及对于创伤事件的认识、生活环境对于受害人预后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精神司法鉴定要结合这些内容进行量刑和裁决。


·工伤鉴定10级标准是怎么样的?
    我国法律规定工伤鉴定分为十个等级,且十级是最轻的一个等级,每个等级的鉴定标准有所不同,在员工受伤后就应该进行工伤鉴定,以保障用人单位进行工伤赔偿,那么工伤鉴定10级标准2017是怎么样的?我们通过下文来了解一下。 一、工伤鉴定10级标准是怎么样的? 工伤鉴定标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十级) 1)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 2)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


·劳动者不能胜任现有工作,用人单位可随意对其进行调岗吗?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以员工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岗位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用人单位应当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劳动者不能胜任现有工作岗位,即劳动者确实不能按照单位的要求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任务和或者经过培训还是不能胜任,或者同工种...


·退休人员误工费依据具体有哪些?
    退休人员误工费依据具体有哪些如果受害人已退休但还在工作仍然按照造成实际收入损失进行赔偿。误工费是受害人由于人身受到伤害,耽误工作而形成的财产损失。误工损失是一种间接损失,赔偿误工费是对受害人的损害进行法律上的补救。即受害人因受伤不能上班工作而不能获得劳动报酬而形成的损失。赔偿受害人误工损失体现了民法侵权法填补受害人的损失原则。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


·眼睛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是怎样的?
    工伤从其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工作伤害,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如果因其职业活动给自己的身体造成了损害,劳动者就可以工伤的名义向用人单位或保险公司索要赔偿。伤残等级的鉴定结果事关工伤人员最后所能获得的赔偿,故而您对于各类工伤伤残的鉴定标准要有大体了解。那么眼睛工伤伤残鉴定标准2017是怎样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1、一级 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 2、二级 一眼有或无...


·工伤认定书什么时间做出
    在工伤认定书中会记载认定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结果,而一般说当事人不服其实也就是对工伤认定书中的结果不服,而此时就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那现实中,这个工伤认定书什么时候能够作出呢?这也是很多申请人比较关系的问题之一,接下来,我们就来为你做详细解答吧。 一、工伤认定书什么时间能做出 60天作出工伤认定决定,所以工伤认定书一般60天就可以出来。 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应该如何界定加班与值班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
    应该如何界定加班与值班根据《劳动法》有关规定,加班一般指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安排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以外继续从事本职工作。而值班其并非一个法律概念,也缺乏法律依据。通常认为,值班是指职工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负担一定的非生产性、非本职工作的责任。一般而言,值班是单位因安全、消防、假日防火、防盗或为处理突发事件、紧急公务处理等原因,临...


·工伤鉴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方法是什么?
    在工作过程中,有些劳动者特别是高危行业的劳动者会在工作的时候发生事故,导致严重受伤,这些事故可以归结为工伤。劳动者发生工伤后,需要及时去做工伤认定,认定成功后可以更好的理赔,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文对工伤鉴定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方法是什么这个问题做出了详细的回答。 一、工伤鉴定的定义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


·不能胜任工作该怎么认定?
    劳动者因不能胜任工作被辞退时经常发生纠纷,企业说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员工说自己的能力符合企业的要求,两者之间对是否不能胜任工作达不成一致性的意见,从而发生争议。那么,不能胜任工作该怎么认定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一、不能胜任工作该怎么认定不能胜任工作的认定结论,需要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1、企业的规章制度的规定企业在规章制度中,应当对不胜任工作着一模糊性的法律概念,基于自己企...


南京劳动律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njlvshi.cn
电话:025-86309110